6月3日,中国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建信理财”)在深圳市举行开业仪式;6月6日,中国工商银行全资子公司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工银理财”)在北京市举行创新产品发布会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信托计划<<<<<<<<<<<<<<<<<<<
从去年提出设立理财子公司到今年正式落地,备受关注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从构想变成现实。目前,还有30多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在筹备中。随着越来越多理财子公司正式亮相,这一条“活鱼”将如何搅动万亿理财市场这一方春水?
6月6日,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举办的“资管行业转型之路”外滩沙龙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谭松珩、太平洋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助理沈宾分别就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发展等问题发表观点。
理财子公司的差异化道路
曾刚认为,以前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可能差不多。理财子公司实际上业务的范围相比银行体内做理财的范围更广,能够提供的产品会更加多元化。因此,理财子公司需要围绕不同层次的客户打造不同类型的产品体系,货币型的、股票型的,需要提供的服务要更专业、丰富。一方面除了银行自身能力之外,另一方面客户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尤其是净值型产品和期限。
“其实资管产品从银行角度来讲,对于期限错配的限制,要提升资产端应用的范围,提高效益,实际上资金端的延长非常重要,所以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些期限比较长的,养老型的产品,未来也是一种可以去探讨的方向,因为在国外来看,其实这个才是真正的资管的盈利的部分,银行这些方面未来是值得去尝试的,这是我们讲产品的差异化,这个可能是未来可以关注的一个方向。”曾刚说。
除了提供差异化的产品,理财子公司也会给银行自身带来差异化。
曾刚认为,从银行角度来讲的话,未来的银行可能会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理财子公司,一类是没有理财子公司,还有一些可能是有理财子公司,而且业务资质比较低的,未来不同银行的定位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我记得当时有一个论断,小银行以后可能就成了一个代销的机构了,可能自己不做产品了,那么这个会不会成为未来的现实呢?我们要去观察,因为这个目前我们还不太清楚这个变化。”
曾刚表示,目前宣布筹建理财子公司的银行,既有国有大行,也有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从大行的角度来说,体量已经非常庞大,利润也非常高,从体量上来说没有什么扩充的空间了,对它来讲理财子公司所存在的价值,不是贡献多少收益、贡献多少直接的利润,而是维护客户非常重要的手段。
而对于中小银行来说,理财子公司仍然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利润空间。对小银行来讲,表内的扩张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要想再扩充表外利润的增长,其实现在比较难的,面临的约束也非常的多,但是在表外的理财的发展,受管理的资产总量这一块儿的,它仍然有扩张空间,因为它目前的存量还是低的,对他来说整个市场还是大的,从目前来讲,小行会更主动积极地把资管业务当成新的一个增长点。
谭松珩认为,在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设计上,也需要体现差异。“对于客户结构的了解,其实决定了我们产品的一个发行结构。”谭松珩表示,由于基本上所有的客户都比较喜欢摊余成本型的产品,包括期限匹配的非标类的产品、期限匹配的私募债的产品,以及资管新规允许适用于摊余成本法的理财产品,显然会成为主打,也会成为银行理财最基准的产品;其次才是类债基和类股基的产品,这个就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客户的结构去合理安排产品的结构。“如果大部分的客户都是个人客户,不妨降低类债基的比例主打股基的产品,波动率大的产品就更受个人投资者的关注,出爆款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同业资源丰富或者企业资源丰富就发展吸引同业的资金。”
理财子公司未来的发展空间在于与科技结合
曾刚认为,随着手机支付的习惯渐渐深入人心,不少银行在网上销售的理财规模也是开始超过线下,这是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对银行网点的依赖,也是在极度的下降。对于银行理财未来发展路径,可能也会顺应这个发展趋势。
谭松珩认为,理财子公司可以借鉴互联网玩法,实现裂变式营销。
美国有家互联网银行BOFI,BOFI利用储蓄卡消费返现等方式,其实跟微信和支付宝的返现类似,也有裂变营销的一些活动,比如推荐客户就能够获得一些什么奖励,通过裂变营销以及精准的一些线上的广告,BOFI在它没有任何的网点的情况下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以及无息、低息的存款,最终在放贷上可以实现了超过4%的净息差。
谭松珩表示,这个也是要求我们在设计理财系统的时候,或者设计搭建整个理财结构的时候,要把理财产品以更轻的方式,展现在客户的面前,比如能不能通过微信、支付宝,就能够直接购买。
谭松珩举例,从公募基金销售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看到它的自营直销的规模不断地在增加,其实主要还是依赖于线上的渠道的这么一个扩展,从天弘和蚂蚁金服开始合作开始,公募基金开始自建线上渠道,这个其实也是帮助了整个基金公司能够快速地扩充整个业务。
理财子公司来了,其他资管机构会怎样
谭松珩认为,从很大程度上,整个中国的资管行业,其实以银行理财为中心的,银行理财首先把资金从客户手中吸取进来,然后再给到券商资管,再给到信托,通过一个链条逐步发展下来,形成一个现有的资管行业以银行理财为核心的结构。
曾刚认为,我们不同类型的机构,当然不会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会有很多的合作空间,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重叠的部分,可能会形成一些竞争。在谈到理财子公司和银行母行的关系时,曾刚认为对银行来说,在已经有基金、私募等牌照的情况下,成立独立的理财子公司,如何实现它的战略的协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
很多银行也提到在未来一段时间,它很有可能在资管部和理财子公司并行的一种格局。
曾刚表示,理财子公司可以打造新的生态或者应用所谓的开放银行的理念,去进行平台式的发展模式。和以往在银行内部做这个事情会有很大的不同和空间。
沈宾分析,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出现,对券商资管带来了资产端和资金端的巨大变化,第一资金端就是批发资金性价比大大降低,银行理财从金主开始成为竞争对手。很多银行的资管部,尤其大行的资管部,他们自己在搭建这样的体系,然后自己去搭建一个自营投资债券的团队。 第二个就是渠道降低,个人和企业投资者可能会成为主要投资来源,代销机构的话语权非常强了,之前我们团队中有个同业资源很强的业务核心的话就可以把业务做起来,现在不行了,我们不可能依赖一个人。
“另外一个冲击是两极分化成为必然,中小机构会被挤出市场。强者恒强,我们可以看到最近这一年,部分机构在渠道端被抢购的,而部分机构可能几个月就发行不了一只产品。”沈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