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大资管市场的制度基础和市场环境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如何明晰新时期下资管行业和资管机构本身的战略定位,实现自身业务竞争力的持续提升,成为当前资管行业面临的共同议题。
>>>>>>>>>>>>信托计划<<<<<<<<<<<<<<<<<<<
近日,由中航信托主办、普益标准协办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战略转型与竞争力提升论坛”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战略定位与协同创新研究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在蓉举行,来自银行、信托、保险、基金、券商、财务公司等资管行业的业界专家、高校学者等逾百位嘉宾出席论坛,对资管新规后的资产管理行业价值链、服务体系与科技支撑模式重构之路进行了深度研讨。
加快调整自身战略和定位
在中航信托副总经理范华看来,中国资产管理市场是金融体系结构变迁背景下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二元体系中衍生出来的、处于二元中间地带的综合金融服务市场。这意味着资产管理市场已不能被视为一个简单的金融子行业或辅助性边缘化的金融子市场,而应该是作为联系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两个体系车轮的轮轴,不仅直接决定着金融体系的结构性稳定和整体性效率,而且对金融行业动能转换有着直接性影响。
“当下时点,伴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资管行业正面临新的挑战和重塑,一方面要求资管行业加快调整自身战略和定位——不再单纯地围绕融资和投资的单一目标,而是需要嫁接承载更多、更细、更有价值的服务。另一方面,各子行业要共谋发展,构建体系化、紧密连接的生态圈,实现共生共荣。”范华表示。
事实上,对于资管行业而言,如何在汹涌大势下保持竞争力,甚至逆流而上实现破局,亟待每一家资管机构重点应对。而参会人士普遍认为,“战略”在其中具备不可或缺的作用。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普益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翟立宏指出,“意识到战略的重要性,并合理地规划和制定战略,能够让资管机构整体思路更加统一、内部协同更加高效。而在战略推进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战略,则能够让机构的长足发展更有保障。”
本次由普益标准、中航信托联合编写并发布的《报告》,亦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主要子领域——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券商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发展战略路径、价值链构成等进行了拆解分析,为行业提供参考。
进入高质量增长期
那么,未来资管行业机构该如何更好的发展相关业务?又可能产生哪些变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平指出,当前宏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已经结束,转而进入高质量增长时期,而资管行业规模则在持续增长。中国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金融环境同步在发生变化,风险与收益的匹配需要重新考量。
“当前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面临来自监管、科技、老龄化、国际化四重冲击,未来针对资产端的期限拉长和国际化配置将成为资管机构的重要战略选择。”张平表示,与此同时,转型阶段下的资管战略,核心是风险管理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未来中国资产管理需要用科技手段获得高资产回报,同时通过久期管理得到稳定安全回报,并以风险管理控制为基础,这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展业核心。”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所长周小明则认为,过去资产管理业务的话术、语境、形式、标准,都是各不相同的,资管新规产生的重要影响就是要重塑典型的资产管理业务标准,最核心的要点有三方面:一是要有策略引领,二是要用组合管理和组合投资来匹配相应的策略;三是净值管理打破刚兑。
针对信托行业如何在资管新规下更好地发展典型的资管业务,周小明建议,信托公司要挖掘自己的独有优势。首先,是实业投行的传统优势,例如在房地产、基础产业、工商企业继续发挥既有业务优势,适度创新,形成新增长点;其次就是立足于信托业务的本源优势,发展配置类资产管理业务,大力发展服务信托和财富信托。